第1603章
??他指着木盒里的瓷哨,说道:“这几个仿品,就是仿宋代桃核形瓷哨与杏核形瓷哨。 ??为了便于吹奏,古人又发明了两孔的哨子,一个孔用来送气,另一孔则用来发声,送气孔小而直,发声孔较大,而且里面有一定的气流回旋的空间。送气孔和发声孔不在同一平面。 ??开始的一种哨子送气孔是凹进去的,吹气时,这样气流就不会外漏,此类哨子声音比较迂回低沉。后来随着人们习惯的改变,送气孔一端就制成了凸出的样式式。这种哨子气流充足,声音清脆。 ??尤到了宋代,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,各类器物的制作工艺和考究程度达到了鼎盛。瓷哨,变成孩童喜爱的玩具更是种类繁多,形式多样。至此也发达的地方,或者说只要是有窑口的地方都大量烧造,先是手工的,慢慢有了陶模以后就开始用模具造。有十二生肖、人物、鞋子、鱼、狮子、猫、蟾蜍、佛像等造型,戴一个哨子,不仅是一个玩具也是祈求吉祥之物。哨子,也就和传统文化连接在了一起。” ??他打开电脑,调出自己找到的宋代瓷哨,有宋代观音瓷哨、人物瓷哨、狮形瓷哨、鱼形瓷哨、辽金胡人骑马瓷哨、宋金胡人面双孔瓷哨、猴形瓷哨、宋代关羽造型瓷哨、猫形瓷哨等。” ??沈瑜拿起清末民初的瓷哨,说道:“到了清末,人们又觉得这种单纯的哨音不够悦耳,就发明了一种可以给里面注水的瓷哨,同样是两个孔,但是发声孔下端变得较大,里面能够容纳较多的水,从送气孔一吹,吹动发声孔下面的水,水的波动就会改变气流的方向,这种哨子发出的声音一般变化较多,相对动听悦耳。 ??这件民国雀形瓷哨,是白釉黑彩,高5.2厘米,胎质较粗,整体塑成站立小雀,底部塑成圆台状,雀尾稍下垂,上半身施白色化妆土后罩透明釉,用黑彩点染出鸟嘴,眼及背羽,虽用笔不多,但形象生动自然,两孔置于雀尾。 ??类似的瓷哨可能是清末匠人,仿造磁州窑瓷器烧制,可以在其中加水。” ??鹿欣等沈瑜放下瓷哨,拿起来观察。“这个瓷哨的造型,是不是有点歪了?” ??沈瑜说:“这是因为,在烧灶的时候,瓷哨略微出现了一点变形,所以价值也受到了影响。” ??他站起来,给瓷哨加水,让鹿欣试着吹奏。 ??鹿欣试了试,很快就能让瓷哨发出清脆的声音,非常有趣。 ??第1227章 目标与机会,张鞠的消息 ??鹿欣试过瓷哨,将其中的水倒掉,小心放回原位好,然后问道:“你还没说,那件青瓷哨,为什么价值很高?” ??沈瑜解释道:“我刚才说过,瓷哨由早期的乐器——埙,在发展中逐渐变小,向儿童玩具演变,原来埙的多孔、体大已演化成了小型、单孔的玩具,乐器的功能减化,而器型和纹饰更加丰富、生动。 ??瓷哨器型中有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,其中,人面纹也是重要的装饰元素,从隋唐到宋元时期的瓷哨,都有人面装饰。 ??不过,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。人面纹由隋唐时期的肃穆威严,演变成了金元时期的亲和随意,各式花鸟纹更是成为哨具表面的常见纹饰。 ??今天能见到的古代瓷哨,多为宋、金、元时期的各个窑口烧制,分模制和手工捏制两类,表面饰刻划、模印彩绘图案,哨部中空。 ??我购买的这件胡人面饰青瓷哨,高4厘米,胎制裁较细,胎色深灰,釉色近乎橄榄绿,哨表模印胡人面饰,圆眼隆鼻,面带笑意,头发饰花式,为胡人少女特征,哨有两孔,应为隋~初唐北方地区窑场烧制。年代久远,保存比较好,所以,价值比较高。” ??鹿欣问道:“你想自己收藏这件瓷哨?” ??沈瑜摇头:“还是放到博物馆里。我打算以后再找机会收集一些瓷哨,特别是定窑的瓷哨。” ??鹿欣问道:“为什么想买这种瓷哨?” ??沈瑜说道:“古代烧制瓷哨的窑口有定窑、当阳峪窑、磁州窑、吉州窑等南北窑场,其胎、釉、纹饰图案、烧制工艺等特征与相同窑口同时烧制的瓷器十分相符,有些瓷哨利用特殊的器型,辅以精细的工艺,形成了独特的系列哨具。 ??定窑是宋金时期北方的著名大型窑场,烧制的瓷器遍布大江南北,主导了北方白瓷的发展方向,既烧制有专供宋、金宫庭御用的高档瓷器,又大量烧制了满足社会各阶层民众需要的中低档瓷器,其中也包括了儿童玩具瓷哨。” ??他在电脑上调出几张图片,给鹿欣解释:“这几件是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瓷哨,非常精美。 ??这是定窑白釉人面饰瓷哨,高不过4厘米,胎质细白、施牙白釉,系湿瓷泥用模具制成立体人面饰,颈至头部中空,颈背置两孔,一孔用于系挂,一孔使吹入空气在急速回转中发出音响。人面模印纹比较随意,面目和善。为金代曲阳定窑烧制。 ??另一例是金代定窑烧制人面饰瓷哨,高在3厘米左右,器型细瘦,模印人面上加戴高冠,胎质灰白,施釉白中带黑褐,非人为点染,应系白釉中铁原素在高温下自然析出,人物面目庄严,服饰的时代特征明显,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 ??还有这件酱釉戴冠胡人面饰哨,高4厘米,胎质棕褐,釉层硬亮,高温烧成,哨表模印胡人像,圆眼隆鼻,头戴异族风情的帽饰,哨背置两孔,应为金代北方窑场烧制……”